2022京考面试技巧:无领导面试怎么评分?由北京公务员考试网提供:更多关于2022国考,面试备考技巧的内容请关注北京公务员考试网!或关注北京华图微信公众号(bjhuatu),北京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400-010-1568。
现在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省考和事业单位、教师招考面试都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面试形式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无领导小组面试会越来越普遍。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应对这一面试形式呢?无领导小组讨论有什么特点呢?这种面试形式下我们又应该怎么备考呢?更重要的是,在这种面试形式中,考官们怎么评分呢?相信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所有考生朋友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咱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般而言,无领导面试分为四个流程:阅读材料、个人陈述、自由讨论、总结陈词。其中,阅读材料阶段不计算分数,每位考生自行阅读材料准备发言即可。考官对我们打分,主要还是在个人陈述、自由讨论、总结陈词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个对应的分数,其中自由讨论阶段的发言占比最大。
一、个人陈述
在这一阶段,每位考生都需要针对题目规定的任务发言,有时候考官会给我们规定顺序,有时候则不规定顺序。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每个人都需要发言。针对这个阶段的发言,考官们手里其实是有一份评分参考要点的,无论是开放性试题还是多选题,还是方案题,都是如此。考官们对我们的评分就和结构化面试的评分类似,主要看我们的发言是否与考官手里的评分参考要点一致。一致性越高,则得分越高;一致性越低,则相对越低。
除此之外,考官们也会看我们的表达是否流畅,以及我们的论证过程是否严密,我们对时间的把握能力如何等。如果论证很松散,那无疑得分也是很低的;如果超时,那无疑也是会酌情扣分的。这里说的酌情,指的是考官会根据我们没讲完的内容有多少来扣分,没讲完的越多则扣分越严重,如果刚好踩点讲完,则不会扣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考场规定这个环节不指定发言顺序,则建议你在前五个发言即可,不要太靠后。同时,你也不要傻傻地建议按照某种顺序进行发言,这是与考试规则相违背的,考官会酌情扣分。如果有人建议下一个让你来发言,你可以发,也可以不发,主要看你准备得怎么样。
二、自由讨论
这个环节是大家最关注的,也是我们得分的重中之重,要想最终胜出,必然要在这个环节好好发挥。那么这个环节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在这个环节,考官们对我们的考察,主要看的是发言质量和互动质量,综合来看,就是我们的发言和互动,能够为最终小组目标的达成作出多大贡献。而对于最终结果与考官手里的评分参考要点是否一致,则反而不那么重要。注意,这里说的是不那么重要,并不是说它不重要。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重结果更重过程。
那么,什么是发言质量和互动质量呢?
所谓发言质量,指的是我们的每一次发言都能够就任务发表建设性的意见,我们能够提出有力的论证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一般而言,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有这么几个得分的关键节点:第一个是一开始划定讨论进程,第二个是确定讨论的标准,第三个是成功开启各个话题并让其他人在该话题下讨论,第四个是对每一个子话题进行总结,第五个是当小组讨论陷入胶着或者无序或者走偏时能够及时制止这一趋势,并让讨论回到正轨,第六个是对整场讨论的结果和过程进行总结。如果我们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紧紧抓住这几个得分的关键节点,那么,我们必然能够在这一环节的高分。
所为互动质量,主要指的是我们的发言能够获得其他考生的认同,说服其他人同意我们的观点。想要做到这一点,真心很难,因为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所有人都想要说服其他人同意自己,这样就可能会使得整场讨论陷入无序和胶着状态,甚至是陷入“群魔乱舞”的大乱斗。在我带过的无领导面试班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这种情况无疑会引起考官的反感,每个人的得分都不会很高。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保持头脑清醒,理性应对。
再次强调,这一阶段,考官主要看我们在最终结果的达成上作出多大贡献,而至于最终结果是什么,则没有那么重要。
三、总结陈词
总结陈词这个环节,我们需要注意几个点:准确、客观、不超时。
在这个阶段,我们的任务是对整场讨论进行总结。你在自由讨论阶段坚持什么观点,已经不重要了,考官对我们评分主要看的是我们能否准确、客观地反映整个小组讨论的结果和过程。你如果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而置小组讨论的结果于不顾,那显然是会扣分的。我们要明白这个阶段的考察内容是什么。
超时这个点,就不多了,平时多练习就好。在时间安排上,有的场次是2分钟,有的是3分钟,有的是5分钟,要想总结得好,并不简单,还是要多加练习,这样我们在面试场上才会临危不乱。
以上,就是关于无领导小组讨论各阶段的考官评分侧重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并最终能够帮助大家成功上岸。
★公务员考试5G资料包领取★
手机号: | ||
所属地区: | ||
——推荐阅读——
招考信息--北京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备考咨询
华图在线APP--全年模考|30W+题库|看视频 刷题
(编辑:李昂)贴心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