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事业单位考试

您当前位置:北京人事考试网 > 北京事业单位考试 > 备考资料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之货币政策工具知识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之货币政策工具知识讲解

2021-10-21 13:23:13 事业单位考试网 ○加微信领资料 ○交流qq群 ○华图在线app 文章来源:未知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之货币政策工具知识讲解由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更多关于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容请关注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网!或关注北京华图微信公众号(bjhuatu),如有问题也可点击联系各校区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比例。

  我们都知道,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为主要经营活动,作为盈利性组织,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号,而央行作为“大家长”,她是不允许商业银行有较高的经营风险存在,因此,要求商业银行在她这存放一定的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存放的钱就越多,这时,能放出去的贷款就越少,流通中的货币也会减少。

  2.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

  所谓再贴现率就是指,商业银行拿着给居民贴现过的远期汇票,再去找央行贴现,由于票据未到期,因此,央行会扣除一部分利息,如果再贴现率提高,意味着扣除的钱会增多,能提现的钱就会随之减少,作为营利性组织的商业银行,此时就会尽量减少再贴现行为,此举不会使得流通中货币增加,我们称之为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此应对通货膨胀。

  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央行通过买进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

  当央行在公开市场购进债券时,“收回”的是债券,“放出”的是货币,这时,我们认为货币供应量会随之增加,称之为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此应对通货紧缩。

  【试题再现】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央行基准利率 B.降低再贴现率

  C.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D.提高个税起征点

  【答案】C。解析:这是考察货币政策工具的题目。首先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对于不同的经济状况(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应当采取不同的应对政策,题问如何应对抑制通货膨胀,最主要目的就是减少货币的供给量,抑制消费和投机需求。A项,降低基准利率,一方面会使得居民由于存款利息低不愿存钱,另一方面会使得投资者由于贷款成本低,加大贷款力度,两种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需求,故排除;B项,降低再贴现率,会使得商业银行更加倾向于找央行再贴现,这样一来,会使得货币供给量增加,故排除;D项,提高个税起征点,原来月收入3500就需要缴税,现在月收入5000才需缴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家的收入,此时消费需求会增加,故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评:此类题目设问灵活,明确题目设问的侧重点,建立在对知识点的把握之上,方可解题。

  点击查看:北京事业单位招聘辅导课程

★事业单位公基高频1000题领取★

手机号:
所属地区:

 

  ——推荐阅读——

  招考信息--北京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汇总|备考咨询

  面授课程--事业单位笔试面授课程|面试面授课程

  在线课程--事业单位笔试在线课程|面试在线课程

  图书教材--事业单位笔试图书教材|面试图书教材

  华图在线APP--全年模考|30W+题库|看视频 刷题

(编辑:刘然)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