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事业单位考试

您当前位置:北京人事考试网 > 北京事业单位考试 > 试题资料 > 事业单位考试公基常识:历史唯物主义(3)

事业单位考试公基常识:历史唯物主义(3)

2013-02-22 15:56:24 事业单位考试网 ○加微信领资料 ○交流qq群 ○华图在线app 文章来源:华图宏阳股份

  事业单位考试公基常识:历史唯物主义(3)由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更多关于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公基考试的内容请关注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网!或关注北京华图微信公众号(bjhuatu),如有问题也可点击联系各校区

 

 

  四、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观是唯心史观。唯心史观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贬低或抹杀劳动群众的作用,把英雄人物或绝对理念看成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意志论认为,少数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的进程,而人民群众不过是一群消极被动的、无所作为的“群氓”,只能听任他们的摆布。

  宿命论认为,决定社会发展进程的是某种神秘的力量。如“天意”、“上帝”、“绝对精神”等,而少数英雄人物则是这种神秘力量的代理人。

  唯心史观虽然有主观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宿命论之分,但本质都只有一个,即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张英雄或某种神秘的力量决定历史的命运。

  2.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包含着不同的内容。但是,无论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在阶级社会中包括所有促进社会发展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人民群众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不是凭空地创造,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要在一定的社会现实基础之上,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从事创造活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总是要受到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精神文化条件的制约。

  (1)经济条件。主要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如果生产力条件不具备,生产工具未发生质的变化,那么人民群众的活动是绝对不会创造出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的。

  (2)政治条件。政治制度和体制,法律制度也制约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

  (3)精神条件。精神条件包括既存的各种思想观念、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这些精神条件中有先进的,有落后的,其中落后的就成为阻碍群众活动的精神条件。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杰出人物及其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也承认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任何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和历史的参与者,都对历史的形成发生着某种影响作用。

  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反映时代要求、推动历史进步、并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刻印记的“知名人士”。杰出人物既包括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包括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

  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表现:

  (1)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2)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者、策划者、指挥者;

  (3)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历史人物活动的历史制约性:

  (1)历史人物是一定时代的产物,要受社会种种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的制约。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影响当时事变的个别外貌,但又不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一般趋势,他们自己是完全顺应着这种趋势出现的。社会历史条件最终决定着个人的活动范围,这是任何个人甚至最卓越的杰出人物都无法超越的。

  (2)杰出人物是在群众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任何杰出人物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斗争实践的产物,是时代的产物,即“时势造英雄”。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提出,每个历史阶段和历史事变中的主要人物,既是历史剧的“剧作者”,又是历史剧的“剧中人”。因此,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首先把历史人物放在他所处的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考察,从历史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来衡量其是非功过,不能按个人的好恶和政治上的需要去论定,既要反对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也要反对把历史人物任意拔高,甚至把古人理想化、现代化。科学的阶级分析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是一致的,它们都是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2.普通个人的作用

  肯定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也是唯物史观的一条重要原理。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书信中曾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又说,“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普通个人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事情来。

  第二,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由普通个人发展而来的。因为,一方面,任何杰出人物首先都是作为普通个人而存在的,然后才发展成为比普通个人更为特殊的起着关键作用的人物;另一方面,普通个人的活动场所是杰出人物的诞生地。

  第三,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产生“超常性影响”。

  (三)个人与群众的关系

  1.杰出人物与群众的关系

  (1)杰出人物是在群众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

  (2)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人民群众。

  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1)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一切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工作方法,它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理论依据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理。

  五、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一)人的本质

  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性是人特有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1)人的自然属性:包括生理结构、生理机能和生理需要等。这是人的生理基础。人的自然属性最基本表现是以人的生理结构为物质前提的食欲、性欲和自我保存等三种基本机能。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渗透着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方面,表现为人性生理机能的满足,在内容上已融入了深刻的社会、文化因素。

  (2)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的关系属性。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

  ①人类共生关系的依存性。

  ②人际关系中物质、精神方面的社会交往。

  ③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性。

  ④生产活动中的合作性。生产劳动中的合作性是人类社会性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和基础。

  ⑤人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突出地表现为人的阶级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人所特有的,是人的本质属性。

  2.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指人的根本属性,也是支配其他属性的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一,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属性是社会性,因此,人的本质只能是社会性。

  第二,人的社会性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多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而人的本质也是复杂的、多层次的。人与人的关系既有经济的、物质的关系,也有政治的、思想的关系,这些关系都从一个方面规定着人的本质。在各种关系中经济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因而它是决定人的本质的最基本关系。

  第三,人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不是凝固的、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

  第四,在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破除了以往思想家关于先天的、永恒不变的、普遍共同的人的本质的观点,从劳动和人的社会关系角度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为我们正确地认识人和对待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人的价值

  1.人的价值的含义

  人的价值是作为价值客体的人满足价值主体的人的需要的关系属性,人是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统一。人的价值,包括人的需要、人的活动能力和价值目标,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人的价值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具有社会历史性,这是人的价值区别于物的价值的根本特点。人也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交往,才能获得自身的价值。人既是活动的主体需要和目的,又是实现这种目的的主体条件和手段之一。人的价值是人的自我创造、自我实现,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人的价值还是价值活动和价值目标的统一。

  作为个人的价值包括:个人的社会价值,即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个人的自我价值,即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人的价值既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价值),又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

  2.个人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人的社会价值是个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个人对社会所作贡献的多少。

  个人价值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又一个方面,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具体内容:其一,人作为人的存在就要有人的尊严,要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自立等;其二,社会应能提供保证个人的尊严、满足个人的需要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和手段。

  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是不可分割的。

  第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

  第二,在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关系上,首先要强调重视集体的、人民群众的价值和作用,在二者发生矛盾时,以社会价值为主要取向。这就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第三,在强调人的社会价值作为首要取向的前提下,也不能否认个人价值的意义,这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应有之义。

  第四,无论是个人需要还是社会需要的满足,都要依赖于人的劳动创造和实践。

  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外在体现。一方面,社会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为满足个人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的需要,提供必要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每个成员的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另一方面,个人必须努力对社会尽责,尽可能地奉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人类造福,实现人的社会价值。

  人的价值实现是有条件的。实践是人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即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基础。首先,这与自身主观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有关。其次,跟人的机遇有关。再次,人的价值的实现,最终取决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关推荐:
  2013年事业单位招录考试专项全能课程全新升级

  2013年事业单位招录考试VIP高端定制课程

  点击查看:北京事业单位招聘辅导课程

★事业单位公基高频1000题领取★

手机号:
所属地区:

 

  ——推荐阅读——

  招考信息--北京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汇总|备考咨询

  面授课程--事业单位笔试面授课程|面试面授课程

  在线课程--事业单位笔试在线课程|面试在线课程

  图书教材--事业单位笔试图书教材|面试图书教材

  华图在线APP--全年模考|30W+题库|看视频 刷题

(编辑:admin)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