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事考试网

您当前位置:北京人事考试网 > 2023陕西事业单位考试成绩查询-成绩排名-面试

2023陕西事业单位考试成绩查询-成绩排名-面试

2023-05-29 16:43:03 文章来源:未知

  2023陕西事业单位考试成绩查询-成绩排名-面试由考试快讯提供,以及提供2023陕西事业单位考编考试信息。更多关于2023陕西事业单位考试成绩查询-成绩排名-面试,2023陕西事业单位考试,陕西事业单位考试快讯的内容,请关注陕西事业单位考编考试网!!

2023陕西事业单位考试成绩查询-成绩排名-面试

  2023年陕西事业单位联考成绩查询入口开通!为方便考生查询自己的成绩,华图教育同步开通2023年陕西事业单位联考成绩查询入口,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2023年陕西事业单位联考成绩查询入口https://ah.huatu.com/zt/snsydwcjcx/

  事业单位面试技巧:面试中如何掌握话语权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一种集体面试方式,通过给一组应试者一个可供讨论的问题,让应试者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讨论,从而观察与评价应试者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在面试中,通常6-9位考生为一组,如果考生想要在考场中脱颖而出一定要确保足够的发言次数,因此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掌握话语权至关重要。

  一、先声夺人,争取话语权

  在个人陈述环节结束后,就会进入自由讨论环节,在讨论过程中考官不会介入,全程由在场考生自行组织和讨论,所以往往在讨论阶段需要有考生来破冰发言,如果首次发言的内容能够得到其他考生认可,进而就能引领整场讨论方向,充分掌握话语权。

  因此,考生要把握首次发言的机会,在他人陈述观点时要做好记录并迅速统计好,同时分析清楚小组考生的观点异同之处和分歧所在,在首次发言时条理清晰地论述清楚自身观点并且明确讨论的方向和重点,做到先声夺人进而牢牢掌握话语权。

  二、巧妙介入,维护话语权

  在无领导小组讨论过程中,考生们常常会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在你来我往的激烈讨论中反驳不同的观点。这时可能就会出现部分考生始终坚持己见而无法认同他人观点,也会存在围绕某些观点而互相争论不休的情况,从而导致整体讨论进程推进较为缓慢,所以,这时就需要有人能够巧妙介入能够化解这一局面。

  因此,考生在讨论时也要学会审时度势,认真倾听其他考生的观点和想法,思考小组考生讨论的分歧点所在,分析清楚问题的本质所在,在分歧较大时充分结合其他考生的意见补充新论据或者提出新观点做好调停,如果出现讨论方向偏离的情况也要及时打断纠偏,进而也能赢得话语权。

  三、适时小结,保留话语权

  在讨论中后段,往往小组考生的观点会随着不断地讨论而逐渐融合统一,更加趋于一致,所以这时需要有考生能够及时地做阶段性小结,或者提示时间进而推进进程。

  因此,考生可以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做好相应记录,如果部分考生的观点出现变化,可以及时总结小组的讨论情况,提醒各位考生,推进讨论的进程,这样一方面能够增加有效发言次数,另一方面也可以向考官展现认真细致、团队协作等素质和能力。

  无领导小组面试相对结构化面试来说难度更大,因此,各位考生需要不断加强练习,学习更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在考试中赢得考官的青睐!

  2023年陕西事业单位面试图书教材

  2023年陕西事业单位面试网校课程

  以上是2023陕西事业单位考试成绩查询-成绩排名-面试的全部内容,更多2023陕西事业单位考试,陕西事业单位考试资讯请继续查看:、陕西事业单位考编考试网及陕西华图。

  2023陕西事业单位考试成绩查询-成绩排名-面试相关考试试题:

  

每提起屈原的《涉江》,人们总喜欢把它与《离骚》作比较,有人说它是“一部小型的《离骚》”,有人认为,“《涉江》同《离骚》一样,反映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遭贬后的愤懑与不平。”有些学者把《离骚》和《涉江》都看作是屈原晚年的作品,都写于放逐江南之时,陶今雁在《漫谈屈原的〈涉江〉》中说:“《涉江》与《离骚》一样,都是诗人对一生生活经历的总结,是他晚年流放于湘沅一带写的。”郭沫若也说过下面的话:“《涉江》之作殆与《离骚》相去不远。屈原在长期窜逐中,南下湘沅流域应不止一次,余昔以《涉江》作于《哀郢》之后,今知其非是。”(《屈原赋今译》)固然《涉江》与《离骚》都像一面闪光的镜子,反映出屈原伟大的人格和贤贞的品质,也像一道深深的辙印,印下诗人求索中坎坷的历程。但《涉江》与《离骚》是有明显的不同的,仅就写作时间与地点来说,差别也是巨大的。对于《涉江》的写作时间与地点,我对传统的看法是没有疑义的,但《离骚》却作于放逐汉北之时,大约是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之前不久,当时屈原应为四十四岁左右。
?
这个问题,还可以从《离骚》本身的内容来看。细析《离骚》诗意,诗中对君王听信谗言、朝废昔替,是有理怨和责难的,但也有希冀和期待,希望他能改其度,继前王之踵武;同时有对年华易逝的惋惜和懊丧,但也表示要珍惜这大好时光,并没有自弃和绝望。有对自己受谗遭贬怀着牢骚和不平,但对未来也还抱有希望企求。这与后期作品那种决绝的调子,凄凉的色彩是有所不同的。在《离骚》中,我们看不到《涉江》中“世溷浊而莫余知兮,余将高驰而不顾”,“哀南夷之莫吾知倔,旦余济乎江湘”那种对世事极度伤心的态度;我们也听不到像《悲回风》中“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逖逖”,“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任重石”即抱石投河之意)那种君王、对前途完全绝望的凄绝的心声。相反地,它却有着强烈的牢骚和不平。一个人只有在有希冀、有企求之时,才会有因实现不了这希冀、企求而产生的牢骚和不平。不然,也就如老子所云“无可无不可”了。所以,这牢骚和不平也正是有进取心的产物,如同白居易所云,“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另外,《离骚》中还有强烈的改变现实的自信心,这更是一个对事业和前途并未绝望的人的心理特征了。

66 、第1段意在说明:
A.《涉江》与《离骚》都反映了屈原的伟大人格
B.《涉江》为屈原壮年时期写于湘沅流域
C.学者们对《涉江》的写作时间和地点观点不一
D.《离骚》是屈原四十四岁左右写于汉北的作品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段首先援引他人观点,探讨了关于《涉江》和《离骚》的写作时间和地点,然后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是”引出作者的观点,他认为《涉江》和《离骚》有明显不同。最后又做了进一步说明,即关于《涉江》的写作时间和地点,作者同意传统的看法,但关于《离骚》的写作时间和地点,作者并不同意传统的看法,作者认为《离骚》作于其放逐汉北之时,当时屈原应为四十四岁左右。文段结构为“分—总”,主旨句在转折后,主要论述作者对于《离骚》的写作时间和地点的不同看法。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D选项。 (编辑:安徽华图)
华图教育:huatumall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200万+
阅读量
30w+
粉丝
2w+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