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事考试网

您当前位置:北京人事考试网 > 2023贵州三支一扶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段|笔试时间

2023贵州三支一扶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段|笔试时间

2023-04-28 17:21:11 文章来源:未知

  2023贵州三支一扶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段|笔试时间由考试快讯提供,以及提供2023贵州三支一扶准考证考试信息。更多关于2023贵州三支一扶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段|笔试时间,2023贵州三支一扶考试,贵州三支一扶准考证快讯的内容,请关注贵州三支一扶考试网!!

2023贵州三支一扶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段|笔试时间

  2023贵州三支一扶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已开通!考生在2023年4月28日9:00至5月5日17:00期间都可打印本人准考证!笔试时间为2023年5月7日上午8:30至11:00。各市(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根据笔试成绩,按单个岗位参加资格复审人数与该岗位招募计划数3: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进入资格复审对象,若最后一名笔试成绩并列,则同时进入资格复审。为方便考生打印准考证,华图教育同步开通2023贵州三支一扶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2023年贵州三支一扶招聘考试准考证打印https://ah.huatu.com/zt/gzszyfzkzdy/

  一、政策保障

  (一)“三支一扶”人员的服务期限为2年,服务期满后不再续聘。服务期间工作生活补贴参照当地乡镇事业单位从高校毕业生中新聘用工作人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确定标准,并随当地乡镇事业单位工资调整而调整,年度考核合格的,增发一个月的补贴,每人每年发放500元交通补贴。对新聘人员在岗服务满6个月以上的发放3000元的一次性安家费补贴。落实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由县级财政负担,个人缴费部分在“三支一扶”人员工作生活补助中代扣代缴。

  (二)服务期间,“三支一扶”人员在不影响服务工作的前提下,可参加各类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考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可报名参加从基层服务项目大学生中定向招录(聘)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考试。“三支一扶”人员在基层服务年限计算为工龄,其参加工作时间按其到基层报到之日起算。

  (三)鼓励“三支一扶”人员服务期满后通过多种渠道就业。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的,按国家和贵州省有关政策规定,享受就业、创业、培训等扶持政策。

  (四)服务期满考核合格,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对于已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学校应为其保留入学资格。高职(高专)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可免试入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科起点本科。期满“三支一扶”人员可按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五)本次招募的“三支一扶”人员,2年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各相关县(市、区、特区)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时,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拿出一定数量或比例的岗位,对“三支一扶”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人员进行专项招聘,并增加工作实绩在考察中的权重,聘用后可以不再约定试用期。

  服务期间因各种原因解除服务协议,未能完全按规定时间履行服务的“三支一扶”人员,不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相关政策如有调整,按新政策执行。

  二、相关提示

  (一)请考生在网上报名时留下常用电话并在报考期间保持通讯畅通。因考生未及时查看相关通知信息或通讯不畅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自行负责。

  (二)本次招募不指定考试范围和考试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任何培训班。敬请广大考生提高警惕慎防上当受骗。

  (三)如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考试相关安排发生变化,请考生密切注意“贵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rst.guizhou.gov.cn)、“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pta.guizhou.gov.cn或219.151.4.99)和各市(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等有关网站发布的相关信息。招募工作未尽事宜,由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商有关单位研究确定。本《招募公告》解释权属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3贵州三支一扶笔试培训课程

  2023贵州三支一扶笔试图书教材

  以上是2023贵州三支一扶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段|笔试时间的全部内容,更多2023贵州三支一扶考试,贵州三支一扶准考证资讯请继续查看:、贵州三支一扶考试网及贵州华图。

  2023贵州三支一扶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段|笔试时间相关考试试题:

  32 、公众层面的现象与专业层面的表现,看似相距甚远,实则紧密相连。不从事专业研究的社会公众固然不会参与科学技术前沿的创新,但实际上,公众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离开了这个群众基础,即使我们凭借少数科技精英的努力能够实现“上天入地”,也很难持续不断地推动创新,真正迈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势在必行
B.科技发展是公民科学素养的“软实力”
C.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亟待提高
D.科技的发展依赖于公众素养的同步提高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公众层面和专业层面紧密相连,然后通过转折关联词“但实际上”引出重点句“公众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最后通过反面论证阐述离开“群众”这个土壤产生的危害。文段重点句在转折之后,主体词包括“公众素养”和“科技发展”。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编辑:安徽华图)
华图教育:huatumall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200万+
阅读量
30w+
粉丝
2w+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