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事考试网

您当前位置:北京人事考试网 > 军队人才网_全军2023招聘文职人员岗位表已公布

军队人才网_全军2023招聘文职人员岗位表已公布

2023-01-11 16:12:11 文章来源:国家军队人才网

  军队人才网_全军2023招聘文职人员岗位表已公布由国家军队人才网考试快讯提供,以及提供2023国家军队文职职位表考试信息。更多关于军队人才网_全军2023招聘文职人员岗位表已公布,2023年军队文职职位查询,2023军队文职职位表下载快讯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军队文职考试网!!

  军队人才网_全军2023招聘文职人员岗位表已公布

  2023军队文职考试职位表已发布!方便广大考生查看,华图教育同步国家军队人才网更新2023年军队文职考试职位表,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更多军队文职考试相关信息,请关注华图教育官方网站。

  2023军队文职考试职位表下载https://ah.huatu.com/zt/jdwzzwb/

  2023军队文职考试职位表信息检索库https://ah.huatu.com/zw/jdwz/

  【答疑解惑】在社会上工作过,文职报名可以算基层工作经历吗?

  2023年军队文职报考提前知,在报名时会有对基层工作经历的要求,那什么是基层工作经历呢?象有些小伙伴已在社会上工作过几年,这样的算是基层工作经历吗?

  如在军队文职职位表中就有这样的描述:(该职位需要)具有1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具有两年(三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1年、两年、三年……是如何计算的?

  起始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

  截止时间又是那一天?

  哪些工作算基层服务经验?

  一、基层工作经历

  1.18岁及以后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或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

  2.基层工作经历特指在中国基层工作的经历,在国(境)外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均不算为基层工作经历。

  3.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

  4.普通招生计划的大中专毕业生在校期间参与的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实践,不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在职攻读成人教育学历的人员的学习和工作相重合的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5.已经离校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到企业、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6.对于具有服务基层“四个项目”(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经历的人员,其基层服务经历也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7.按照国家的规定,未在村(社区)组织中工作的务农人员不属于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但云南省为保障务农人员报考公务员的渠道畅通,视务农经历为基层工作经历。

  8.类似于务农人员,州(市)级及以上机关工勤人员在报考公务员时,其工勤人员身份的工作经历可以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9.曾是公务员现已不具有公务员身份且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其曾在县级及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视同为党政机关)的工作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二、基层年限如何判定

  基层工作时间的计算精确到月,工作未满1个月的按1个月计算。自基层工作起始月起算,截至基层工作结束月,每满12个月累加为1年(起止月均可按一个整月计算)。

  三、什么工作条件下不能算基层工作经历?

  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如果符合职位规定的基层工作年限,也可以报考要求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

  工作之后取得全日制学历的,全日制学习时间不计入基层工作经历时间。

  ==推荐==

  2023军队文职考试笔试课程

  2023军队文职考试网络课程

  2023军队文职考试图书资料

  》》军队人才网 历年军队文职职位表及分数线

  》》2023军队文职考试公告 报名入口 考试大纲

  》》2023军队文职考试职位查询 职位下载

  以上是『国家军队文职职位表』军队人才网_全军2023招聘文职人员岗位表已公布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2023年军队文职职位查询,2023军队文职职位表下载,国家军队人才网快讯信息敬请关注国家军队文职考试网,及关注华图公务员考试网

  2023年相关考试试题:

  32 、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但人口密度只反映人口与土地面积的一般数量关系,不能体现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人口成分,也不能体现人口与实际供养他的土地面积的关系。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出现了一些新的补充性密度指标,如生理密度、农业密度等,而以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称为人口的数学密度。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口密度含义演变的原因
B.补充性密度指标的产生过程
C.人口密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D.土地面积和人口成分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绍了“人口密度”的概念,然后通过转折词“但”指出“人口密度”的缺陷,接着用“为了”引导出“新的补充性密度指标”与“人口的数学密度”的概念。文段论述的主体词是“人口密度”,论述了“人口密度”这一概念演变为“人口的数学密度”过程,并且重点分析了“人口密度”这一概念为何演变为“人口的数学密度”,即文段的意图在于说明“人口密度演变的原因”。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A选项。 (编辑:安徽华图)
华图教育:huatumall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200万+
阅读量
30w+
粉丝
2w+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