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师招聘考试

您当前位置:北京人事考试网 > 北京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资料 > 教师招聘备考:教师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四)

教师招聘备考:教师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四)

2017-09-28 17:57:16 北京教师招聘考试网 ○加微信领资料 ○交流qq群 ○华图在线app 文章来源:未知

  教师招聘备考:教师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四)由北京教师招聘考试网提供:更多关于教师招聘,教师招聘备考,教综文化素养的内容请关注教师资格考试网/北京教师招聘考试网!或关注北京华图微信公众号(bjhuatu),北京教师考试培训咨询电话:400-010-1568。

  点击查看:教师考试辅导课程

  教师招聘的备考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关于教综的备考复习,北京教师招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顺利通过考试。更多教师资格、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及考试真题请关注北京教师招聘考试网!教师招聘考试QQ群:126302597

  课程推荐:★教师招聘面授课程  ★教师招聘网络课程

  音乐鉴赏

  一、音乐鉴赏概述

  音乐鉴赏是对音乐作品的具体掌握和评价的审美活动,音乐鉴赏需要根据音乐艺术的特点,以对音乐艺术语言的了解为基础,体会音乐艺术的形式美感,并将音乐作品还原到其文化背景中。

  1.音乐艺术的特点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表现的艺术以及再创造的艺术。音乐艺术的特点决定了音乐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规律,也因此形成了它有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殊魅力。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作为音乐艺术物质材料的声音,经过诸多方面的选择和加工,构成了一个超脱了自然原型的特殊的音响体系。音乐发展中,声音的优化、美化、可操作性以及表现性能不断强化。在进行音乐艺术创作时,人依照自觉的意愿和要求对它们进行控制和运用,从而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艺术要在一定的过程中展现,因此,音乐必须为它表达的内容、思想情感提供足够的展现过程,音乐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特定的陈述、发展方式和技法。

  音乐是表现的艺术。即音乐要将来源于客观生活的思想感情以音乐音响作为载体,直接表现出来。音乐音响作用于人的听觉,使人产生联想,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艺术的形象,即音乐形象。

  音乐是再创造的艺术。将用歌谱、乐谱记载的音乐以演唱或演奏的方式变为实际音响的音乐,即为表演。表演是对作品的再创造,其中包含对作品的再理解,对作者意图的再领会和对技术、艺术的再处理、再发挥。

  2.音乐艺术的语言

  音乐的表情达意是在音乐音响过程中直接实现的,它需要一套特有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音乐语言是能为人们感知和理解的音乐特有的表现手段、表现手法、样式以及“规格”的统称。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如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此外,还要考虑曲式和体裁。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多种要素综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出来。下面对这些要素予以简单介绍。

  旋律是指长短、高低、强弱不同的一连串乐音有组织地进行。它是音乐的基础和灵魂。

  节奏是指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节奏包括节拍和速度这两个概念。节拍是指音乐规律性的强弱交替的运动,速度是指这种运动的速率。

  力度是指音乐进行中的强和弱。它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并造成音乐的对比和发展。一般来说,力度越强,音乐越紧张、雄壮,力度越弱,音乐越缓和、委婉。

  音区是指人声或乐曲在某个作品中的音域范围。通常分为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不同的音区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模仿生活和大自然中的声音。通常,高音区给人清脆、明亮和尖锐之感,而低音区则具有浑厚、深沉的特性。

  音色是指不同人声或乐器在音响上的特色。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和声是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的结合。和声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此外,和声还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调式是指几个音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个体系,并以其中的某个音为中心(主音),该体系即称为调式。调性是指调式所具有的特性。

  一部音乐作品要在时间的延续中逐渐铺展,音乐在时间上的延续必须有一个结构框架,否则就是混沌一片。这种结构框架就是曲式。曲式是“时间上的结构”。曲式是音乐作品构成的形式,也是音乐的一种表现手段。曲式有乐段、多段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回旋奏鸣曲式、混合曲式、套曲形式等。另外,还有中国古典和民族乐曲独特的曲式。

  体裁是音乐的品种,有歌曲、舞曲、进行曲、谐谑曲、叙事曲、夜曲、序曲、交响诗、协奏曲、交响曲、组曲等等,各有其不同的特点,适合于表现不同的题材内容,这也是欣赏音乐作品时必须知道的。

  3.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

  音乐鉴赏需要主动地多听音乐作品,并逐渐熟悉和理解它,从而将鉴赏由悦耳、对基本情感有所体验和把握的层面上升到对作品的音响、思想感情和表现意义赏析的层面,进而对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要达到这样的层面,需要鉴赏者抓住音乐的主题,发挥艺术想象力,体味音乐所刻画的音乐形象。另外,还要熟悉一些音乐表现的手段,这意味着能更好地了解和把握音乐表达内容、抒发情感的特殊方式。还要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时代、社会、文化等背景,以便更丰富、更准确地领会作品的底蕴和特点。

  二、中国音乐发展历程

  (一)远古的音乐

  我国音乐有着久远的历史,在我国出土的距今9000年的笛子以及距今7000年的骨哨和陶埙,说明我们的祖先当时已经掌握了系统的乐律学知识和制作旋律性乐器的精良工艺,积累了丰富的音乐文明。

  原始社会音乐的实用性是特别明显的,而到了奴隶社会,音乐的道德教化功能得到强化。周朝确立了严格的礼乐等级制度,统治者用于祭祀大典、重大宴享活动的歌颂古代君王功绩的乐舞,是后来被儒家奉为雅乐最高典范的“六代乐舞”。春秋末期的《诗经》是一部诗歌总集,更是一部音乐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的各类音乐作品。湖北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编钟,是中国最大的编钟,音域达5个八度,每个八度内12个半音俱全,而且一个钟可以发出两个音,充分地体现了先秦时期中国的音乐成就。

  (二)中古的音乐

  乐府始于秦朝,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奏及演唱等。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音乐体裁是鼓吹乐、相和歌和歌舞百戏。清商乐是南北朝时期在南方占主导地位的音乐总称,其中的民间音乐吴歌和西曲多以爱情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后来成为隋唐宫廷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表达高远志向为主题的古琴音乐得到发展,魏晋时期的阮籍、嵇康等著名琴家创作和改编的琴曲至今仍具有重要影响。宫廷燕乐是隋唐时期音乐成就的代表,其主体部分是歌舞大曲,有机融合了中原和各周边民族的音乐元素。燕乐大曲的代表作品就是见诸许多文学作品的《霓裳羽衣曲》。

  (三)近古的音乐

  自宋代以说唱、戏曲和小型器乐等为主的多种民间音乐的迅速发展,宫廷歌舞大曲逐渐被戏曲取代。产生于隋唐的曲子到宋代发展成为一种广泛流传的歌曲形式——词。南宋词人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是现存的宋词歌谱。宋元时期最重要的说唱体裁是鼓子词和诸宫调,前者为后来的说唱艺术的各种形式的发展作了准备,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则为戏曲音乐打下了基础。宋元两代是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新兴戏曲形式大发展并趋于成熟的时期。杂剧在元朝达到鼎盛,南戏在北宋形成,到元末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器乐方面在宋代产生了郭沔创作的古琴曲《潇湘水云》,元代出现了反映少数民族狩猎生活的琵琶曲《海青拿天鹅》。

  明代各个地方剧种兴起,昆山腔创造了被称为“水磨调”的清丽委婉的唱腔,使昆山腔脱颖而出,风靡全国。但由于昆曲过于文雅和雕琢到明末清初趋于衰落,这也为众多地方戏曲的兴起提供了机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梆子腔”和“皮黄腔”。18世纪末四大徽班艺人进京,最终促成了以皮黄腔为主的京剧的诞生。这一时期民歌小曲创作空前繁荣,其中一些至今仍然流行,部分还被吸收到歌舞、说唱和器乐之中。当代依然流行的各种传统音乐体裁大体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它们为近代中国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近代的音乐

  近代新音乐产生,而且在大众的音乐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戊戌变法倡导废科举、兴学堂,导致学堂乐歌的诞生。学堂乐歌一般采用西洋曲调填配新词的方式,如《送别》《教我如何不想他》《问》《可怜的秋香》等艺术歌曲广泛流行;《光明行》等新民乐则借鉴了西洋音乐技巧。九一八事变后,涌现出一批抗日救亡歌曲,其中以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黄白的《旗正飘飘》为代表。同时艺术音乐创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贺绿汀(主要音乐作品有《天涯歌女》、《四季歌》、《游击队之歌》、《嘉陵江上》、《牧童短笛》等)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钢琴音乐《牧童短笛》,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革命艺术家们集体创作的歌剧《白毛女》都成为近代中国新音乐发展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五)现代的音乐

  建国后我国对全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音乐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调查、挖掘和整理,成果斐然。这些工作使《二泉映月》等民乐名曲得以传世,使《碣石调·幽兰》、《广陵散》等已成为绝响的千年名曲得以复现,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和“侗族大歌”等乐种被挖掘整理,成为世界闻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创作方面,除涌现了大量优秀的群众歌曲外,还诞生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剧《洪湖赤卫队》《江姐》《刘三姐》,舞剧《鱼美人》《红色娘子军》,大型声乐套曲《红军不怕远征难》,管弦乐作品《瑶族舞曲》,交响诗《嘎达梅林》《长征交响乐》,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经典名作。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则集中体现了建国以来我国歌舞音乐的伟大成就。

  “文革”结束后,我国音乐创作进入空前繁荣的新时期。首先是抒情歌曲的大丰收,《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爱你,中国》《爱我中华》《长江之歌》等优秀作品传唱至今。紧随其后的是通俗音乐的蓬勃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的《太阳岛上》《军港之夜》《小草》《让世界充满爱》、《青藏高原》等通俗歌曲风靡全国。《一无所有》的问世标志着摇滚乐在中国的崛起。随着影视艺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一批艺术上堪称上乘的影视歌曲。如电影歌曲《妈妈留给我一首歌》(《小街》)、《驼铃》(《戴手铐的旅客》)、

  《大海啊,故乡》(《大海在呼唤》)、《牧羊曲》(《少林寺》);电视歌曲《枉凝眉》(《红楼梦》)、《敢问路在何方》(《西游记》)、《少年壮志不言愁》(《便衣警察》)等。

  民族器乐方面有笛子独奏《秋湖月夜》,古筝独奏《秦桑曲》,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大型民乐合奏曲《蜀宫夜宴》《达勃河随想曲》以及追求新技法的新潮民乐曲《双阙》《空谷流水》等,小型民族室内乐作品有《魂》《戏》等;西洋器乐创作方面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了第一个高潮,如《青年交响乐》、交响叙事曲《十面埋伏》、交响音画《云岭写生》等。80年代中期后年轻一代进入大型作品创作领域,丰富了创作技法和音乐个性,涌现了《地平线》《蜀道难》《第一交响曲》(朱践耳)等在国际音乐界有一定影响的作品。在这一时期,歌剧也得以发展,以《伤逝》为代表的作品揭开了新时期歌剧创作新的一页,随后《原野》《马可波罗》《苍原》等相继问世,90年代后《狂人日记》《夜宴》等在海外的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丝路花雨》标志着舞剧自80年代起也进入全面繁荣的新阶段,此外集歌、舞、乐为一体的舞台艺术,如《仿唐乐舞》《编钟乐舞》《唐风宋韵》也展现出独特的风采。

★教师考试备考资料包【教资+招教】★

手机号:
所属地区:

 

  ——推荐阅读——

  招考信息--教师考试信息汇总|备考咨询

  面授课程--教师招聘笔试课程|资格证笔试课程

  面授课程--教师招聘面试课程|资格证面试课程

  在线课程--教师招聘在线课程|资格证在线课程

  图书教材--教师招聘图书教材|资格证图书教材

  华图在线APP--全年模考|30W+题库|看视频 刷题

(编辑:admin)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